当前位置: 首页» 资讯中心» 业界动态» 共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,迈向校企协同发展新征程

共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,迈向校企协同发展新征程

作者:  来源:  日期:2016-12-26

  2016年5月27日-29日,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主办,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支持,中关村软件园和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共同承办的“高校创新创业论坛暨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年会”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举行。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、教育部、科技部原副部长、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陈小娅,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理事长马德秀,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、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王建华,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,科技部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主任李普,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、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刘克峰,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秘书长吴井军等有关领导,以及高校、园区、企业代表300余人参加了会议。

  本次大会以“构建双创服务平台,共享创新创业资源”为主题,从经济、社会和教育全局的高度,以战略眼光、现代理念和国际视野,探讨了创新教育改革、创新人才培养、协同创新新发展等问题。

  会议伊始,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、教育部、科技部原副部长、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陈小娅发表重要讲话。讲话指出: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,需要集聚多方的力量,整合资源,持续推进。今天我们相聚在高校创新创业论坛,正是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联盟在双创发展的新形势下,整合多方资源,为与会的单位搭建双创平台,分享双创资源的持续化有利的行动。相信本次论坛的召开,对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、发挥科教人才资源优势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,不断强化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,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性人才方面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
 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理事长马德秀,在致辞中指出: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。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是适应国家发展新形势的迫切需要。从世界形势看,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;从自身改革看,“十三五”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,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急需培育发展新动力。马德秀指出,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。高校的最大优势正是人才红利。她以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历程为例,强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一流大学,一定是立足中国国情、扎根中国大地、服务中国需求、解决中国问题,创造一流成果,以赢得一流声誉。希望与会代表围绕高校如何培养未来创新人才,如何激发现有科研人员创造力,在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应该发挥独特引领作用,深入探讨,碰撞思想。

  大会主办方还安排了中关村软件园区参观、高校双创合作模式介绍与互动交流,与会代表,特别是高校代表就双创合作模式进行了交流和探讨。会议同时,还召开了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一届三次理事会。

  20世纪中后期以来,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发展,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,各国产业界对于知识创新、技术转移的需求日益迫切。本次大会的召开,将有力地推动充分融合各方优势资源,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和高校创新要素集聚的资源优势,推动“双创”行动计划实施,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,促进“双创”公共服务平台和“双创”示范基地建设,促进院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发展体系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转型升级,推动和加快我国校企协同发展进程。